讓練習更有效的三大絕招
學音樂的路上,練習就像健身,用對方法事半功倍,用錯方法會感覺到「挑戰失敗」。所以,讓我們用三個小妙招,讓練習變得更有效、更有趣,甚至是更減少痛苦(希望如此吧)!
絕招一:整合 —讓“練習”偷偷潛入課堂
有效的練習不是課後的「額外作業」,而是從課堂就開始的!老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練起來,比如學了一個新節奏,就立刻設計一個小挑戰說:「來來來,我們現在就來試試這個節奏,不用怕,反正錯了也沒人笑…」
還有,關鍵的細節要講解,比如音樂是長什麼樣子的?節奏旋律怎麼走、和聲怎麼配,這樣能確保讓學生知道自己練的是「對的」,而不是傻傻練錯一百遍,再等著回課被老師不停改錯。
絕招二:具體 —練習目標要明確,千萬別練成交差
「今天回去要練習這首樂曲!」這樣的目標太模糊,等於沒說。
換成:「今天要把這段右手的旋律彈熟悉,速度從 一拍66提高到 84。」這樣才有方向感,不然,練著練著也不知道目標是什麼,很容易變成在發呆或隨便做做交差。
可以試試記錄每堂課的練習重點,例如「這週的練習目標,是必須要彈對左手 C 和絃轉 G 和絃 10 次」,這樣不但進度一目了然,老師下週更容易驗收:
「上週的目標是不是達成了呢?」
絕招三:連結 —把學到的東西變成實戰技能
剛學會一個新節奏或和絃?別讓它只是停留在「學過」而已,要馬上把它放進實際的彈奏中!舉個例子,學了一個新的和絃(分解和絃),那就試著回家用它來練習伴奏一首歌,甚至搭配之前學過的樂曲做個「混合練習」,這樣才不會一邊學新的,一邊忘記舊的。
「動腦+動手」的練習方式不但更有挑戰性,也能讓學生感受到:
「原來學這些還真能用得上,我要認真多學一點!」
練習不再是煎熬,而是升級大作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