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初學教材《音符用手抓》使用視頻介紹
鋼琴教學有三種入口,分別是聽,動和視覺。
從聽覺來説,一開始養成聽的習慣,學生將來可以自我修正,避免錯誤而無效的努力破壞學習動力,
從動覺來説,由大肌肉先開始鍛煉肢體的協調,課堂上就可以開始做基本的律動,學生回到家也能繼續跟着音樂做律動的練習,
從視覺來説,讀譜是音樂學習的必備技能,但是進入的時間點和方式特別重要,跟着教材,讓學生進入無痛式讀譜學習
音符用手抓可以與任何的教材相互搭配,包括傳統的拜厄,小湯,以及各類型的進口教材,同時也可以搭配樂理來使用,我習慣的方式是音符用手抓,搭配請不要阻止我彈鋼琴這本教材,然後再加上音樂雜貨屋繫列的樂理,這個搭配方式讓教學具有一些變化性,不隻是機械式的重複彈奏,相對來説,更容易掌握教學的步掉和學生的專注力
使用方式
音符用手抓第一冊,放在初學課堂的一開始效果最好,一次課最多教兩個單元,下次回課可以再一次重複,作爲複習。例如今天的課教下雨了和琴鍵搔搔癢兩個單元,下次的課就可以先複習這兩個單元,然後繼續教最多兩個新的單元。假設回課的時候,你髮現學生對於前麵的單元還不太熟悉,那麼就把進度慢下來,這次先教一個單元,接着下一次的回課,再一起重複這三個單元,以此類推。
時間分配
實際課堂中一單元要完成的時間,會比教學動畫的視頻長一些,因爲要等待學生的學習反饋,所以加上回課的複習和表演,大約會使用十到十五分鐘的課堂時間,這套初學教材除了應用整合學習中合理的教學順序以及教學架構之外,也使用了大量音樂元素來幫助學生順利進入學習,有聽,聽力,唱,律動,節奏,旋律,視奏,音階,姿勢,技巧,樂理,表演,評價,背譜,風格,即興,創作
接下來的每一個單元,我們會把使用到的音樂元素分別列出來,老師可以按照像這樣的教學順序和架構開始進入教學,讓你的課堂更豐富,帶給學生更多愉快的音樂體驗。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