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的煩惱
除了富豪之外,中產階級幾乎是現代社會的主要支柱。
中產階級的標準有高有低,範圍還不算小。這個群體不僅是對物質生活有要求,在精神上也是有追求的。除了收入不錯,足以支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開銷之外,有房,有車,各種生活品味,子女教育,精神上的追求等等,都是很講究的。
沒錯,他們的孩子就是各項教育培訓的主!
問題正是這些中產階級的新生代,並不吃傳統學習的那一套。
舉凡我們這屆大人所習慣,所認識的傳統學習方式,在他們看來都是有點傻的。
好好和他們說,在心情好的時候,小主也許還願意努力那麼兩下給你看,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候,他們是不會想理你的!
不僅家長自己管不了也管不動,即使是老師,沒有方法,也是得到同樣的待遇。
一出生就冷暖空調伺候,出門還要坐私人轎車的小主們,家裡經常帶著上餐廳吃飯,生活多彩多姿,旅遊休閒活動一樣也不缺。像這樣的生活方式,需要高級體驗,耐不住辛苦,無法重複無聊的事情,都是很正常普遍的現象。
中產階級最大的煩惱,是孩子不知道該怎麼教。
從前只要有錢,有資源,付了學費,肯定有人給你一個聽話學習的好孩子,現在呢?
只管付錢,沒有用心給孩子找老師,這錢就等於是白花了。
現代中產階級的困擾,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連付錢也沒有用。
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
一群有錢的中產階級聚在一起,什麼都聊,就是不聊孩子。因為太不讓人省心了!
在大城市裡中產的焦慮無所不在,特別是孩子的教育和學習,一直以來都是痛點,家長解決不了就只能急,急著縮短造成精神以及荷包感覺痛苦的過程,這一急,又陷入了另外一種無限迴圈的焦慮…
在上海教了許多各個城市來的孩子,原本以為,最讓我感受到他們的焦慮,應該是上海的家長,但是我錯了!最焦慮的家長並不是上海人,而是新上海人。原本就已經是第二代上海人的家庭倒不怎麼焦慮,有了根基,比較沒有會被大城市洗出去的焦慮感,所以他們反而願意給孩子體驗和摸索的時間和機會。反觀第一代的新上海人,他們是等不及的,因為感覺只要一慢下來,下一個被洗出去的就是他們。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一個消費很高的城市,在交通方便的地點房子肯定不會便宜,租房至少¥八千起跳,買房子更不用說,沒有個¥八百萬,一仟萬,找不到像樣的可以買。去餐廳吃飯檔次極為一般的,都要人均¥100起。像這樣,其實在大城市裡工作生活的中產階級並不輕鬆。
所以每個行業都應該要自我提升,溫柔對待努力生活的中產們。
留言
張貼留言